English

我给金庸李嘉诚当秘书

1999-03-12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(接上期)不仅如此,他们在个人生活上也都比较节俭,尤其是金庸,有事指示下属,不喜欢口头传达,喜欢写字条。而写字条用的却大多是旧信笺,或旧台历的背面,从不作浪费之举。这大概也与他们白手起家、深知创业艰难有关。

“能放能收”只此金庸

从11岁起即迷恋金庸小说,后来又研究“金学”、做过金庸秘书的杨兴安,谈得最多的还是金庸及其小说。

杨兴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评论说,金庸是500年一遇的高人。对于中华传统文化,清代有一个大才子纪昀,可以说已经到了“能收”的境界,而金庸却更上一层楼,既能收,又能放。要论作家对中国人的影响力,金庸是第一位。金庸有两支笔,一支是为《明报》写社论,一支是写武侠小说。用金庸小说中的术语作比,可以说金庸的社论是“九阳真经”,武侠小说是“九阴真经”。金庸的社论写了30多年,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份见证,其中充满着智慧,可惜至今没有结集出版。

而金庸为人处世也已经到了“化境”。他高兴不高兴你不太知道。有人报告金庸:“查先生您的书又被盗版了。”金庸看看,也不评论。对人对事的态度是:“不外如是”。

谈到金庸的近况,杨兴安介绍,金庸改完自己的15部小说后就不太写东西了,几年来发表的文章不到5篇。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是金庸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,自三四年前得过心脏病后,比较容易累。毕竟是老年人。二是金庸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认真,认为不好就不发表,发表的就一定要好。他也计划写历史小说,但又有一点矛盾。他自己最喜欢孙权,说“孙权是第一大英雄”,但又觉得“这样写不行,因为历史定案刘邦是第一。我不想与历史定论对抗”。

在金庸身边工作,当然还能听到很多精妙见解,比如关于写作,金庸就说,年轻人写作,开始应先写短的,然后再写长的。作品要不断修改,中国人讲“改善”,不改不善。关于富贵,金庸认为“想富就不应该当官”。关于天才,金庸则说:“数学有天才,文学有小说家,没有天才;军事家有天才,政治家没有天才”等等。

金庸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成功了,但是他是否也有深痛与不幸乃或人生的变故呢?杨兴安肯定说,这种推测是敏锐的,这个变故就是金庸大儿子的意外亡故。它对金庸的刺激非常大,成为他一生的憾事,并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作品中的感情描写……(续完)

参考消息3月10日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